新闻资讯

古代船的起源与发展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9-02-26 00:45:18
  中国的舟船文化至少可追溯到一万年前,历史上中国创造了古代世界丰富多样的船型,曾为人类造船与航海业的发展奉献过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船的起源国尚无定论。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比较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那下面我们就跟着公务执法艇厂家江苏华一船舶有限公司具体来了解下古代船的起源与发展。
 
  一、浮具:浮具是人类很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入水后人半沉半浮,利用手脚划水前进,古代称这种浮具为腰舟。
 
  二、筏子:筏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树干、竹竿、芦苇等长条形的物体,把它们横向排列,然后用野藤、草绳、皮条捆扎起来。后来,人们又将树干或竹竿扎成长方形框架,在框内缚上其他具有浮力的物体,如皮囊、葫芦、陶器等,以制成不同材料的浮筏。与单体浮具相比,筏子的浮力增强了,行驶时更平稳和安全;筏面面积扩大,可运载更多货物,人在筏面上可立可坐,无需使半身浸在水里。筏子确实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水上工具。
 
公务执法艇
 
  三、独木舟:独木舟大约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初时的独木舟结构极为简单,一般是捞取一段槽状朽木并将其内部稍加整理,或者将一段树干砍挖成槽,然后削去外面的旁枝和树杈。当时制造独木舟的主要工具是石刀、石斧等,以如此简陋的工具制造独木舟,特别是在整段树干上挖槽,当然是困难重重,所以制造独木舟时须使用火。
 
  四、木板船:早期的木板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还保留着独木舟的某些痕迹,其船底就是由三根独木舟前后连接而成,中间挖空成槽,两侧再加舷板,先弯成弧形,再将它钉在船底上。这条古船虽然在不同部位保留着独木舟的特点,但显然已经是独木与板材复合组装的木板船。
 
  五、舫:舫就是两船并列。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舫,汉代也常使用。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宫、名流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造船业。此时,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作战,吕不韦曾说:「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让舟行于陆,让车行于水,如同用人舍其长而取其短一样,肯定失败。从成语、警句的诞生,可以看出舟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游船
中国船艇全产业链缔造者
支持定制,买船艇找华一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工业园区凤凰路1号 / 邮箱:3458881114@qq.com / 服务部:0519-83632380
销售一部:0519-82612666 / 13861056128(郑经理)
销售二部:0519-83631373 / 13815000654(黄经理)